行业政策

行业政策

首页 > 行业信息 > 行业政策

【区级条例】关于印发《徐汇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

来源: 日期:2021-04-15

徐府发〔2020〕5号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徐汇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2019—2021年)》的通知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华泾镇,各有关单位: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徐汇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1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2020年1月23日

徐汇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2019—2021年)

 
  根据《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71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86号)精神,按照财政部办公厅、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开展2019年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19〕70号)要求,为加快推进徐汇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全力增强科技服务优势、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围绕产业集聚度、资源配置度、功能辐射度,依靠专业化运作、发挥市场化力量、拓展国际化道路,加快构建要素完备、体系健全、运行顺畅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为徐汇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赋能增效,为更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贡献力量。
  二、基本原则
  着力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依托徐汇大院大所大校大企集聚的资源禀赋,促进知识产权资源合理流动,推动运营机构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深化知识产权国际、国内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徐汇知识产权发展能级,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坚持全链条、全要素融合。紧扣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聚焦平台、机构、产业、资本、人才全要素,推动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知识产权价值倍增效应,加快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致力一体化、集约化发展。加快知识产权政策与科技创新、金融、产业等政策的有效衔接,推动知识产权与优化营商、质量提升、金融服务、市场监管等工作有机结合,构建具有徐汇特色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源”和“催化剂”。
  三、主要目标
  坚持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道路,健全徐汇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推动创新主体知识产权管理能力稳步提升,实现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快知识产权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加快将徐汇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国际运营先行区,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提质增速,为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徐汇方案”。
  到2021年,主要实现以下绩效目标:
  ——建设知识产权运营服务集聚区,加快国内外知识产权头部运营服务机构和重大功能型平台的集聚;培育6家以上专业化、年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开展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15个、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项目35个。
  ——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形成20个高价值专利组合,其中发明专利数量不低于50件,PCT[1]申请不低于10件;加强企业商标海外布局与实施。
  ——推进企业、高校院所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数量达到100家;专业知识产权托管服务累计覆盖中小微企业1200家;促进交易市场发展,知识产权交易、许可额年均增幅达到25%。
  ——拓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积极推进专利商标混合质押,专利、商标品牌质押融资超过5亿元,质押次数年均增幅达到32%;知识产权保险金额年均增幅达到32%。
  四、重点任务
  通过建立6大体系17项工程,形成徐汇知识产权运营服务的“四梁八柱”。
  (一)建立全域布局的知识产权空间集聚体系
  建设以漕宝路650号“知识产权双子楼”为核心,漕河泾开发区、西岸智慧谷、枫林生命健康园区为三大承载区,并辐射全区的知识产权国际运营服务集聚区,打造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新地标。
  ——知识产权集聚区核心工程。采用综合扶持的方式,引导国内外头部运营服务机构和重大功能型平台,在漕宝路650号“知识产权双子楼”加快集聚。建立知识产权文化展示厅和公共活动区,展示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产业在专利、商标方面形成的最新成果,加强高校院所、企业和服务机构的合作交流。(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区国资委)
  ——知识产权集聚区辐射工程。整合漕河泾开发区、西岸智慧谷、枫林生命健康园区的区域资源,延伸产业链条,进行资本融合,打通“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知识产权供给链,激活“专利信息分析-关键技术突破-产品技术标准”知识产权创新链,促进徐汇区支柱产业高质量发展。(牵头单位:漕河泾开发区、西岸集团、枫林集团)
  ——知识产权集聚区公共服务工程。组建徐汇区国际知识产权运营服务管理公司,负责集聚区的对外招商、机构孵化和园区管理、运营服务体系项目实施。支持建设知识产权大数据服务平台,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监测和评价机制,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状况分析和运营指数研究,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有序发展。(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区国资委)
  (二)建立坚实有力的知识产权产业支撑体系
  建立以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产业知识产权联盟为抓手的产业重大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联合应对机制,深入开展产业规划类和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项目,助推辖区支柱产业攀登新高峰。
  ——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工程。支持漕河泾开发区、枫林集团分别牵头带动在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产业链的上下游创新型企业、高校院所、服务机构组建2个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在产业关键领域推动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和产业核心知识产权研发体系。实行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建立重点产业知识产权侵权监控机制和风险应对机制,保障产业整体发展安全。(牵头单位:漕河泾开发区、枫林集团)
  ——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工程。支持行业协会、产业联盟、产业园区和高校院所,在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文化创意等重点产业,核电、香精香料等特色产业的15个领域,开展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和专利导航分析,制订专利导航产业发展政策文件,形成产业发展的优化路径。(牵头部门:区科委、区商务委)
  ——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工程。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占有细分领域较大市场份额的35个重点企业,通过企业发展现状分析、重点产品专利导航分析、重点产品开发策略分析和专利导航项目成果应用,进一步提升企业发展竞争力。(牵头部门:区科委、区商务委)
  (三)建立系统集成的知识产权质量提升体系
  优化资助奖励政策,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构建对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具有支撑保障作用的重点专利池,引导企业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促进知识产权质量新飞跃。
  ——专利资助奖励政策优化工程。突出质量导向,加大对高价值专利的资助力度,配合国家知识产权局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等行为。(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落实区科技创新服务券政策,鼓励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产出质量。(牵头部门:区科委、区商务委)
  ——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支持漕河泾开发区等产业园区建设一批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打造20个高价值专利组合。(牵头单位:漕河泾开发区、枫林集团、西岸集团)构建若干个集中许可授权的专利池,探索开展商业化运营。(牵头单位:漕河泾开发区、枫林集团)推动龙头企业参与国际、国内、地区和行业标准制定,加快高价值专利向国际、国内标准转化。(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
  ——商标品牌培育工程。支持企业将注册商标纳入上海市重点商标保护名录,引入国际通行的市场化第三方评价认证手段,推动企业进行“上海品牌”认证。支持漕河泾开发区等产业园区加快商标品牌指导站建设,提升商标运用能力,健全商标管理制度,强化商标维权保护,推进海外商标战略。(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
  (四)建立专业高效的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体系
  完善知识产权交易网络平台,建设创新资源综合数据中心,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企建设,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推进工程,推动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提供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知识产权数据平台工程。发挥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的功能性作用,整合集聚上下游资源,进一步完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技术交易网络平台。(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支持上海科技创新数据资源中心,建设涵盖重点领域的知识产权、科学数据、重大科学设施等科技创新资源的综合型数据中心,为创新主体赋能,为原创成果赋值。(牵头单位:区科委)
  ——知识产权强企工程。推进企业、高校院所贯彻知识产权管理国家标准,实现贯标单位达到100家以上。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展托管项目,为区域1200家中小微企业提供信息分析、专利申请流程服务等知识产权托管服务。支持企业申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中国专利奖、上海市知识产权创新奖及上海市专利试点、示范企业。(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工程。支持区属国企联合具有专业化服务能力和国际化技术转移资源的机构组建区域性共享TTO[2]服务平台,支持高校院所建设一批机制灵活、面向市场的知识产权转化主体,推动更多知识产权就近转化落地。(牵头单位:区科委)支持龙头企业、高校院所、服务机构等加强合作,成立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重点产业,核电、香精香料等特色产业的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推动知识产权收购、流通、转化、交易、产业化。(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
  (五)建立精准优质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
  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模式,探索知识产权混合质押模式,引导保险、证券等金融资本与知识产权资源有效对接,开辟企业融资新渠道。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程。通过“区区合作”的方式,联合漕河泾开发区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牵头单位:区金融办)支持金融机构建设知识产权质押“一站式”综合代办窗口,在区域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增加企业授信额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实现专利、商标品牌质押融资超过5亿元。(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创新工程。支持服务机构对科创企业上市培育库、重点上市企业名录库的科技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分析、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等服务。(牵头单位:区金融办)依托上海市专利保险联盟,为区域企业提供专利、商标保险服务。鼓励服务机构探索知识产权融资租赁,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发行企业知识产权集合债权。(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
  (六)建立多元复合的知识产权运营生态体系
  通过知识产权运营人才建设、中国(上海)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快速审查确权和更严知识产权保护、长三角一体化深度融合,推动知识产权运营新发展。
  ——知识产权运营人才建设工程。联合高等院校和服务机构,举办企业总裁知识产权班,举办企业中层知识产权班,举办专利代理师培训班。对在区域企业和服务机构的专利代理师进行一定的人才政策支持。(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积极引进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为人才在落户、公租房申请、租房补贴、子女就学、就医等方面提供便利。(牵头单位:区委组织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区教育局、区卫生健康委)
  ——中国(上海)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工程。支持中国(上海)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协助保护中心做好选址工作,支持保护中心物理空间及硬件设施建设,为保护中心集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为一体的协调联动功能落户徐汇提供各项便利措施,切实解决重点产业专利确权慢,维权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长三角一体化融合工程。推动建设运营体系建设重点城市联盟,联合上海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举办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培训和研讨交流会。支持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举办长三角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建立长三角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机制。支持区域创新主体和服务机构设立独立的知识产权参展区,参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
  五、实施步骤
  按照“一年现雏形、两年出成效、三年建机制”的目标,分为五个阶段推进:
  (一)开展专项调研(2019年6月—2019年9月)。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走访等多种形式,积极借鉴浦东和外省市相关经验,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明确工作思路和方向。
  (二)制定工作方案(2019年10月—2020年1月)。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编制《徐汇区开展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资金安排,按程序报财政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
  (三)推进项目实施(2020年2月—2021年6月)。根据实施方案安排,建立推进工作机制,有序开展项目实施、加快资金执行进度,按时报送进展情况,接受上级跟踪指导和监督检查。
  (四)实施自查自评(2021年7月—2021年9月)。根据方案要求,对建设体系完成情况进行自查自评,及时查漏补缺、固强补弱,并做好财政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绩效考核评估的迎检准备。
  (五)全面巩固提升(2021年10月—2021年12月)。全面梳理总结运营体系建设以来的工作举措和成效,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并通过上升为机制、制度予以固化,巩固扩大建设效应。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徐汇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区相关领导分任组长、副组长,负责指导、督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各项工作。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等区相关委办局、区国属企业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分管领导牵头负责项目落实,下设联络员定期开展项目对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负责落实领导小组的重要决定,协调推进各项工作。
  (二)加大资金投入。根据实施方案的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中央财政资金主要支持知识产权集聚区建设、转移转化实施、质押融资补偿等项目。区政府统筹区级财力,安排1:1配套资金,主要用于专利资助奖励、保护中心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项目。同时,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加大对运营服务体系项目投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多元知识产权资本投入体系。
  (三)完善配套制度。结合《徐汇区关于加快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扶持办法》,加快制定《徐汇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实施细则》,确保专款专用、科学规范。完善高价值专利培育、专利导航、知识产权贯标托管、运营机构奖励、人才培养等知识产权配套制度,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对产业创新发展的促进作用。
  (四)强化绩效管理。建立健全运营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牵头制,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明确牵头主体和工作要求,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合作的工作机制。建立运营服务体系建设目标管理机制,明晰任务单、时间表和线路图,纳入年度绩效目标考核,引入专业第三方定期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检查,确保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各项目加快落地生效。
   
   
  

  PCT:《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的英文缩写,是有关专利的国际条约。根据PCT的规定,专利申请人可以通过PCT途径递交国际专利申请,即可以向PCT中的所有缔约国中任意国家申请,目前PCT有153个缔约国。
  TTO:技术转移办公室(Technology Transfer Office)的缩写,专门负责知识产权的商业化运作,通过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办法,实现知识产权的转移转化。